自公历纪元前1766年,也就是商汤18年至纪元后1937年止,计3703年间,共达5258次,平均约每六个月强即罹灾一次。
另据统计,自汉高祖元年起至明崇祯十七年止,这1850年之间重灾年份竟有1242年之多。不难发现,天然灾害与中国历史十分密切,已经达到了一种频繁与难以分割的特殊关系。
气象统计显示,北宋的心脏开封几乎也是年年气象有异状。北宋年间的都城开封,共有干旱162次、雨涝81次、寒冷也有45次之多。开封是北宋的心脏,是北宋的京城。
京城尚且如此,更何况别的地方了。几乎是每年,各地总有些地方会出现灾情。
比如说大昌,从大昌建国伊始,灾情就没有断过。最严重的一年,甚至于出现了二十地区出现了灾情。
天灾严重造成流民甚多的问题,这也考验着朝廷的危机处理能力。朝廷与官员们也努力安抚流民,并透过各种有利的政策与措施,希望能让流民们尽快返乡耕种,回归正常生活。而当流民增加时,游民的来源就会变得更多、更复杂。
每当出现灾情,朝廷就会报勘灾情、赈济、蠲免减征、缓征、移民、借贷,抚卹安辑。
龙小凡不信邪,非得要去河南看看。
李广眼见劝阻不住,只好叹道:“小王爷,您久居京城,自不知民间疾苦。我亲眼见过赤地千里、白骨累累,亲眼见过饿殍遍地、哀鸿遍野,亲眼见过折骨而炊易子而食。小王爷,您听我一句劝,不要蹚河南的这趟浑水,南下吧。”